反滲透技術在純水制備中的應用
摘 要:反滲透是一項膜分離技術,它的孔徑很小,能去除濾液中的離子和分子量很小的有機物,如細菌、病毒、熱源等。本文簡要介紹它的原理、技術指標、適用條件及應用實例。
關鍵詞:反滲透 純水
一、水質概論
1.原水中的雜質及特性
水中的雜質按存在形態的不同可分為懸浮物的、膠體的和溶解的三種。其中固體含量用總固體量作為指標(英文縮寫為TS)。把一定量水樣在105~110℃烘箱中烘乾至恆重,所得的重量即為總固體量。
類是懸浮固體(英文縮寫為SS)或叫懸浮物,指懸浮于水中的物質,顆粒直徑在10-4mm以上。如泥沙、粘土、動植物殘骸、微生物、有機物、藻類等。
第二類是膠體,指水中帶電荷的膠體微粒,顆粒直徑在10-9~10-5mm之間。膠體顆粒是許多分子或離子的集合體,這種細小顆粒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,從而使它具有特殊的吸附能力,而被吸附的物質往往是水中的離子,因此膠體顆粒帶有一定的電荷。如硅、鐵、鋁的化合物及一些高分子有機物如腐殖質等。也有一些在此粒徑範圍內的細菌、病毒等。
第三類是溶解物,指為水所溶解的、呈分子或離子狀態的溶質或氣體。如氯化物、硫酸鹽、重金屬離子及氧、二氧化碳等。
懸浮物和膠體是使天然水產生渾濁的主要原因
2.純水
純水是對電解質雜質含量(常以電阻率表征)和非電解質雜質(如微粒、有機物、細菌和溶解氣體等)含量均有要求的水。
製藥工藝應用中對純水的要求依據美國藥典,主要指標如下:
電導率:直接測量,1.3μs/cm(25℃); 1.1μs/cm(20℃)
TOC(總有機碳):0.5mg/L
微生物:100CFU/m L
pH:5-7
純水由於雜質幾乎完全去除,所以很容易被污染。
二、反滲透理論
反滲透是用足夠的壓力使溶液中的溶劑(一般常指水)通過反滲透膜(或半透膜)而分離出來。如施加的壓力等於溶液的天然滲透壓,則溶劑的流動不會發生。如施加的壓力小於溶液的天然滲透壓,則自稀溶液溶劑流向濃溶液。如施加的壓力大於溶液的天然滲透壓,則溶劑便會流過反滲透膜(或半透膜),在相反的一側形成稀溶液,而在加壓的一側形成濃度更高的溶液,從而實現溶質分離。
付款方式︰ DA